日前,新東冠螺髻山景區改造提升工作已全面進場施工,景區游客接待中心、停車場、旅游廁所、景區棧道、旅游基礎設施建設等改造工作已有條不紊地展開。
螺髻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是一個融獨特自然風光和濃郁民族風情為一體的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螺髻山距離四川省西昌市城南30公里處,螺髻山之名來源于與峨眉山的“姊妹”關系,“峨眉山似女人蠶蛾之眉, 螺髻山似少女頭上青螺狀之發髻”,其主峰高聳,直插云霄,形似青螺,宛若玉髻。螺髻山氣勢宏偉,高出海拔4000多米的山峰就有58座,千峰疊翠,萬派環宋,山勢雄奇,勝境遍布,是得天獨厚的自然風景區。
早在1986年螺髻山就被列為涼山州保護區。它將自然生態景觀、地質遺跡、文物古跡和具有民族特色的彝族風情融為一體。
1991年被列為省級自然保護區;
2002年5月,螺髻山風景名勝區經國務院批準列入第四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
2006年螺髻山景區被評為國家4A級旅游景區。
螺髻山景區主要以“雄、奇、峻、幽”聞名于世。五彩繽紛的冰川湖泊、氣勢磅礴的冰川刻槽、雄奇壯觀的角峰刃脊、多彩迷人的杜鵑花海、神奇壯觀的溫泉瀑布,堪稱“螺髻山五絕”。
螺髻山擁有著豐富的自然資源和歷史悠久的人文文化,其旅游資源開發潛力不可估量。
氣象資源
氣象資氣候多樣,可謂“一山分四季,十里不同天”。山下四季如春,山頂終年積雪,形成豐富的立體氣候和紛繁多樣的生物資源,是旅游、科考的理想場所。
野生動物資源
有高等動物近400種,其中獸類60余種、鳥類252種、爬行類19種、兩棲類26種,屬珍稀和國家重點保護的,如短尾猴、小熊貓、金貓、林麝、斑羚、赤鹿、穿山甲、紅腹角雉、白腹錦雞、灰頭鸚鵡、圓朧齒類蟾、寶興樹娃、大涼蠑螈、東坡墨魚等就有30余種。
植物資源
螺髻山屬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區四川西南河谷山原植被區,植被種類異常豐富,古生植被保存十分完整,植被的垂直分布十分明顯。
佛教文化
螺髻山歷史上曾是我國較早的佛家圣地,其佛教文化可以追溯到唐代。據記載,僅螺髻山西麓就有曹峒派較大的廟宇兩閣十三寺。螺髻山碧水幽谷,煙云飄渺,景觀無窮,佛家稱為仙境。
民族文化
除去本身的宗教色彩的文脈和自然風光以后,當地的民族文化同樣十分突出,螺髻山內居住大量彝族同胞,彝族的民族風情與節日文化在每個季節都有不同載體得以綻放。
存在的不足
1.政策導向不強:涼山州的旅游經濟方面的發展政策并沒有到很好的落實,缺乏一個旅游發展的總體規劃,加上優惠政策和宣傳力度不夠,沒能夠吸引大的投資商,導致整個州旅游事業仍處于起步階段。
2.規劃實施不力:92邛海—螺髻山風景區總體規劃已經完成11年,但這些年間風景區建設幾乎停滯不前。
3.風景區保護不力:景區內違章亂建、亂開發嚴重,日益嚴重破壞了生態環境、文物古跡。
4.交通不暢:雖然鐵路運輸有所改善,但交通問題仍是景區發展的一個瓶頸。
規劃方向
新東冠團隊通過實地考察發現,自然景觀的生態性是螺髻山景區的核心吸引力。所以,不宜大規模的硬性開發,而應當充分依托當地原生態資源,通過旅游吸引力打造,做足、做深觀光旅游,讓游客全方位觀賞、體驗自然景觀帶來的震撼。
因此,新東冠項目團隊整合景區的地文景觀、生物景觀,從自然衍生文化,以文化回歸自然的理念,助力景區總體形象提升。
(新東冠工作人員現場考察)
以此同時,新東冠將全面助力推動螺髻山景區的旅游產業與扶貧開發等各項工作取得突破性的進展。螺髻山拿下5A,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