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武 旅游扶貧“點亮”群眾致富路

作者:本站   發表時間:2016-10-09      分享到:

1.jpg

白馬王朗旅游度假區高原游艇及高原直升機觀光體驗項目已投入運營


1.jpg

白馬藏族鄉扒昔加寨歡歌迎客


1.jpg

外國友人在平通鎮牛飛村學羌繡


        在剛過去的 “十一”大假中,九環東線旁的平武縣白馬藏族鄉索古修寨村民索珠才里家里13間房間一床難求。“以前,我們這兒很窮。在政府的幫扶下,我們修起了藏家樂,游客不僅可以欣賞白馬藏族建筑,品嘗白馬飲食,還與我們一起唱歌跳舞,感受我們這兒悠久的白馬藏族文化。”索珠才里樂呵呵地說,現在大家的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過。

        白馬藏族鄉旅游業發展只是平武以旅游業帶動脫貧的一個縮影。在精準扶貧工作中,平武縣委、縣政府準確把握縣情實際和發展現狀,以建設全省山區經濟生態強縣和全省旅游強縣為目標,堅持“生態立縣、旅游興縣、工業強縣、依法治縣、和諧發展”五大戰略,立足境內獨特的自然風光、歷史人文、民俗風情等優勢資源,大力發展以旅游為重點的綠色低碳產業,初步形成了 “一核一線四溝域”(“一核”即以縣城為核心;“一線”即九環東線;“四溝域”,即火溪河流域、虎牙河流域、磨刀河流域、青漪江流域)的全域旅游發展格局。

        紅紅火火的旅游業增添了平武群眾脫貧致富的信心和決心。“我們力爭到2019年,貧困發生率降至3%以下,率先實現貧困縣‘摘帽’;到2020年,農村貧困人口收入較2010年翻一番,與全國全省全市同步實現全面小康。”平武縣委書記李治平表示。


        交通建設打通群眾脫貧致富路


        在脫貧攻堅行動中,平武縣掛圖作戰,正在打一場摘“窮帽”、拔“窮根”的殲滅戰。在這場戰役中,首當其沖的是交通大會戰。對于山區縣的平武來說,只有破除交通瓶頸,才能把平武的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讓平武早日摘掉貧困縣的帽子。

        9月19日,備受關注的九綿高速舉行開工動員大會,平武群眾為此奔走相告。早在今年2月,全長13.1公里的九綿高速控制性工程白馬隧道率先開工。據了解,九綿高速公路全長241.6公里,其中有一半的線路穿平武而過。按規劃,九綿高速將于2021年年底建成通車,屆時平武將告別沒有高速公路的歷史,制約平武發展的交通瓶頸將從根本上打破。“路通了,成都的客人3個小時就能到我們寨子了,我們的藏家樂生意會更好。”白馬藏族鄉扒昔加寨村民藥尼早激動地說。

        今年,平武縣還啟動完成了九環線平武縣城至白馬寨大門提升改造工程,平松路水毀整治工程等工程正穩步推進。

        平武在打通“大動脈”的同時,正在串起“毛細血管”。“以前我們這兒是泥巴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這是一年前平武縣龍安鎮莫魚溝村村道的真實寫照。而現在,一條全長10公里的水泥路已通往大山深處。75歲的村民盧德林回憶說:“過去,我們最怕生重病了,一旦生重病要請10多個人,用滑竿把病人往醫院抬,翻山越嶺到縣城要4個多小時。現在路通了,我們種的土特產拉出去賣更方便了。”

  “十三五”期間,平武縣將緊扣扶貧、旅游、產業發展,積極配合完成G8513、廣平高速平武段和G247、G543、S216、S107等干線公路建設;全縣25個鄉鎮實現道路黑色化,248個建制村通村路全部通暢,路面全部實現硬化,實現“發展路”與“民生路”互補、“扶貧路”“旅游路”“產業路”同步。


        農旅融合農民在家門口當老板


  “十一”大假期間,在九環東線平武縣南壩場鎮,皮薄肉香的平武核桃吸引了大批游客前來選購。

  近年來,平武縣按“一鄉一業,一村一品”的總體要求,發展起了茶葉、核桃、中藥材、纖維林等四大特色產業和魔芋、馬鈴薯、中蜂等六大傳統特色產業。而旅游業發展,讓村民們種的山貨在家門口就能賣出一個好價錢。

  在響巖鎮清水村,上萬畝的桃園將山坡點綠。“每年6月至10月桃子采摘季,村里處處飄桃香,來自貴州、重慶和成都等地的貨車在村里排起了長隊,游客的小車也開進了村里。“我們這里的桃子早中晚季節都有,好賣得很喲。”幸福之情洋溢在村民羅少友的臉上。

  在白馬藏族鄉,漫山的山花為蜜蜂提供了豐富的蜜源。在扒昔家寨薛世修大爺后院,幾十個“棒棒巢”周圍圍滿了蜂蜜,“我們這里養出的蜜蜂沒有污染,蜂蜜一公斤要賣一百多元哦。”

  平武青漪江流域6個鄉鎮盛產優質綠茶。該縣有效整合了羌鄉農耕、茶馬、飲食等民俗文化,大力發展采茶制茶鄉村體驗游。清晨起床,換上羌族服飾,背上采茶背簍,步行到農家茶園……每年春夏之交,許多城里人來到這里體驗采茶、手工制茶、茶藝表演,品嘗羌家飯菜。

  在磨刀河流域,當地群眾積極探索定制農業和定制旅游發展模式,建設生態環保、心靈環保、社會環保相結合的示范區,促進了生態保護和扶貧開發融合發展。

  在虎牙河流域,該縣正在引進實力企業對該流域生態資源進行高品質打造,在全面保護生態資源的前提下進行保護開發。

  目前,平武縣農家接待戶達450余戶,其中星級農家樂58家。平武縣正積極創建“國家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美麗中國示范區”,啟動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通過重點景區建設,重點發展特色旅游、精品民宿,基本形成“全域旅游”格局,建成“全省旅游生態強縣”。


        文旅結合讓傳統文化“活”起來


        平武的傳統文化資源十分富集,“白馬藏族、大熊貓、珙桐”有著“活化石”之稱。平武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紅色文化、歷史文化、報恩文化、傳統文化等資源,重點發展自然觀光、康養休閑、科考探險、民族風情等主題旅游,不斷提升平武旅游整體品牌的影響力。

        在白馬藏族鄉,白馬藏式木樓坐落在青山綠水間。村民利用這些木樓,發展起了旅游業。在扒昔加寨,依山而建的古寨倒映在澄碧如鏡的天母湖中。村民張梅正坐在村口,精心打磨白馬藏式氈帽。一旁,游客不停地拍照留念。張梅做好一頂氈帽就會被一旁的游客買走。

        平武成功引進成都天友集團,挖掘整理富集的白馬藏族文化,打造白馬王朗5A級旅游度假區,帶動當地白馬藏族群眾增收致富。其景區項目全部建成后,將解決6000余人就業,帶動白馬、木座、木皮3個民族鄉群眾收入翻番。2017年,這里的貧困群眾將率先邁入小康。

        平武青漪江流域是羌族聚居地。為宏揚羌族傳統文化,羌妹子沈艷燕在平通鎮牛飛村建設了羌繡文化旅游產業園,并設立羌繡傳習所。傳習所開班后,每年培訓500余名羌族婦女學羌繡,帶動上千名婦女居家就業。2014年,羌繡文化旅游綜合開發項目被文化部列入藏羌彝文化產業走廊重點項目庫。沈艷燕說:“我要培養一萬名居家繡娘,用小針頭繡出大產業,帶動青漪江的婦女增收致富。”

        平通鎮桅桿村周邊有上萬畝梅花。挖掘梅花文化,讓平通鎮桅桿村火了起來。每年春節過后,百萬余株梅花競相盛開,千姿百態,十里花海吸引了廣大攝影、戶外寫生等愛好者前來尋找創作靈感。村民除了開張農家樂,還開發出了梅餞、梅汁、梅酒、烏梅等梅產品。目前,桅桿村有40多戶群眾家里搞起了農家樂。

        不挖山、不砍樹、能致富。文旅結合讓平武群眾的旅游業之路越走越寬。



?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乱码视频,日韩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色欲,日韩无砖专区中文字幕,国产色欲女人乱免费视频
在线观看激情不卡网站 | 亚洲狠狠狠狠狠2021 | 一本色道久久88综合亚洲精品 | 日本欧美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免费网站看v片 | 日韩在线一区天天看 |